獻屋禮和家庭崇拜 家庭 信仰

作者:鄭立新

在家活出信仰的味道,可以在孩子的生命週期中選擇適當的儀式,例如在孩子的生日、成年禮(參本版1月、3月文章),還有在家庭的聚會中,包括獻屋禮和規律的家庭崇拜等,讓孩子感受到信仰生活的真實和力量。

獻屋禮

活出家味,從家的居所開始,使家的存在實現其神聖的目的。猶太人搬入新家,一般都會有個獻屋禮的儀式,會在房子的門柱上貼一個Mezuzah(下圖),也會有一個正式的禮拜。獻屋禮正式標誌家庭進入新家,並將家奉獻給上帝。

mezuzah-751650_1280.jpg

傳統的基督徒也常有舉辦獻屋禮,稱新居感恩禮拜;請牧師、同工、小組長等來家裡禮拜,而且這個禮拜是正式的,不只是吃吃飯、做個禱告而已。新居感恩禮拜可以讓全家人一起參與服事——打印禮拜程序單(可保留作紀念)、打掃房間、籌劃儀式過程、預備分享感恩見證等。

這樣的家庭感恩禮拜對於小孩子來說,印象會非常深刻。全家人一起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,在這過程中,孩子也體會到信仰在這家庭的重要性。

我是台灣長老教會長大的,教會有個很好傳統,就是家庭禮拜。牧師會帶着長老輪流到各家參與家庭禮拜。記得我要來美國讀書時,我們家也舉行了一個家庭崇拜,牧師長老來到家裡,為我們這些要出國的孩子來做祝福禱告。而在我要結婚時,我以為那個婚禮是我的婚禮,我想弄得很花俏。結果主持的牧師說:「不,這是一起崇拜的時候。」這句話提醒了我,讓我體會到我的婚禮應該是一個崇拜的時刻。

活出「大」家味──全家團聚

上面講到的都是小家的事情。當我們回到小家的時候,上帝也開始讓我們思考大家庭的事情。我從小有大家族的觀念,可是當我高中參加教會以後,反而跟大家庭的人越來越疏遠,因為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參與教會的活動。每年過年,教會的父母帶着孩子一起參加新春退修會,非常開心,卻忘了爺爺奶奶和大家庭的其他成員。

後來上帝給我感動,2004年辦了一個鄭家全家人的團聚會。這是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的家庭團聚。我們家四兄弟姊妹,我最小。哥哥在美國,兩個姐姐和父母都在台灣。我把他們都招聚到紐約來。那次家庭團聚是我個人屬靈生命的轉折點。

那天家庭崇拜時,我請父親分享他的故事,我翻譯給下一代聽,這是我尊榮父親的一個表達。小時候我跟父親的關係並不是很好,可是在上帝的帶領下,我們的關係一步步變好,而且我看到了祖父母對兒孫的祝福。

惡者撒但正一步步地奪去這個跨代的祝福。特別在美國,有多少家庭的祖父母和孫子輩有好的關係?這是我們應該從撒但的手裡搶回來的關係。我有四個孩子,如果每年夏天要把她們送到夏令營,特別是她們小時,要花很多錢。但很多時候我們花很多錢把孩子送出去,卻忘掉了上帝預留在我們家裡的祝福。

那時我父母每年從台灣來,父親是小學老師,我就請父親帶領孩子們的夏令營。我父親很高興,他就帶着我的孩子們寫毛筆字、畫畫、下象棋。我每天從公司下班回來,看到我的父母和孩子們在一起,真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圖畫。也因為這樣,我的孩子們和我的父母有很親密的關係。後來我的父母年紀大了,不能飛來飛去了,而我們的孩子也大了,我們就把孩子們帶去台灣,他們就喜歡和我的父親一起玩扑克牌、玩游戲,非常開心。這樣每年的旅行雖然需要花一些錢,可是非常值得,對孩子、對父母都是非常美好的祝福。

(本文根據作者的「吹號者事工」課程《活出家味》第七課摘寫而成,錄影可看視頻:https://youtu.be/Fju9PvxsPNI

如果您『阿們』《號角月報》的文字和網絡事工,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。
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

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-party external to https://cchc-herald.org/